深圳展廳設計關注:3 月,倫敦有一場展覽將梳理歷史上猶太人對于金錢的“迷戀”,通過刻板印象來探討反猶主義根深蒂固的起源,形式涵蓋手抄本、版畫、猶太儀式、電影、文學、棋盤游戲、漫畫和雕像,均圍繞“猶太人貪財”的歷史命題展開。其中最有名的藝術杰作是倫勃朗的《猶大歸還三十塊白銀》(Judas Repentant, Returning the Pieces of Silver)。
針對話題的敏感性,館長 Abigail Morris 承認展覽可能會引發爭議,或使部分猶太人精神緊張,“即便談到猶太人與錢這些詞匯就很可怕”,但她仍表示,“不談論它并不會讓它消失。如果要消除反猶主義,那么需轉變的重要印象之一就是猶太人與金錢的關系。”
中世紀猶太人放貸者的故事形象深入人心,貫穿繪畫、文學及游戲,往往伴隨虛偽、貪婪、愛財的負面特質,虛構與神話相互融合,難以辨識。展覽《Jews,Money,Myth》試圖從 2000 年前開始尋找線索,列舉金錢在猶太人生活中的作用,同時梳理這種刻板印象在各作品中留下的印跡,時間跨度經歷耶穌時期至 21 世紀。
Rembrandt,Judas Repentant, Returning the Pieces of Silver,1929。
倫勃朗的《猶大歸還三十塊白銀》于 1629 年繪制,描繪了馬太福音第 27 章的故事:猶大受猶太公會三十塊銀錢賄賂,親吻并背叛耶穌,最終懺悔,將錢還給祭司后上吊自殺。畫中猶大雙膝下跪,臉呈痛苦狀,羞愧恥辱難當,懇求長老祭司收下銀幣。
博物館認為,“加略人猶大背叛耶穌,向宗教權威歸還 30 塊銀幣的故事,幫助推動了反猶主義的刻板印象。”
1807年在猶太人間時興的兒童骰子游戲
1807年在猶太人間時興的兒童骰子游戲
展品還包括 1807 年由倫敦打印機和游戲專家 John Wallis Snr 首次出版的兒童骰子游戲,在猶太兒童間頗受歡迎。
這個簡單的骰子棋盤游戲目的是收集盡可能多的計數。位于棋盤中心的是一個擁有鼓鼓囊囊錢袋子的猶太銀行家。百老匯作曲家兼收藏家 Stephen Sondheim 曾描述該游戲“教會了孩子們什么是反猶主義”,他擁有一個此款游戲的收藏副本。
《Der Giftpilz》,反猶主義兒童插畫,童話敘事風格。
書中,職業為醫生的猶太人具戀童傾向。
書中,職業為商人的猶太人具丑陋、貪財的特征。
"Der Giftpilz"意思是“有毒的蘑菇”,這里用來形容猶太人。
另一本有著濃重反猶色彩的兒童插畫書也將展出。《Der Giftpilz》意指“有毒的蘑菇”(The Poisonous Mushroom),發行于 1938 年,是一本納粹反猶主義兒童讀本,風格具童話色彩,由反猶報刊《先鋒報》記者與插畫師 Ernst Hiemer、Philipp Rupprecht 負責完成,故事內容將猶太人塑造為丑陋矮小、戀童貪財的惡意形象。
其中一則故事里,德國女孩正在候診,一個猶太醫生從房間內探出身子,微笑著招呼女孩進屋。配文寫道,“他兩只犯罪的眼睛在鏡片后泛著光,肉質的嘴唇上露出一絲笑容。”
納粹德國時期將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區分開的紙幣,下方紙幣上繪有隔離鐵絲網,意指隔離。
第一次猶太人起義時期,猶太人發行的鑄幣,公元 68-69。
文學作品中的猶太人形象常具典型性,職業可能是商人或罪犯,比如莎士比亞《威尼斯商人》里的猶太商人夏洛克(Shylock)、狄更斯《霧都孤兒》中的教唆犯費金(Fagin)。與此同時,《Jews,Money,Myth》也將展出一份牛津英語詞典對猶太人的定義副本,直到 20 世紀 70 年代,“Jews”的次要定義仍是“欺騙或因貪功而導致失敗”(to cheat or overreach)。
“這個展覽顯示出某些危險,它甚至致命般地解釋了這些現象以何種面貌出現,并仍然在世界內擴散。”反猶太主義研究學院院長 David Feldman 認為,人們對猶太人與金錢、權力關系間的刻板印象,導致了反猶主義的演變,并且現況仍持續增進。
“我們試著以非常小心、周到的方式去處理這個話題,同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越發意識到挑戰刻板印象的重要性,以打擊仇恨與挑戰無知,”館長 Morris 說道。
《Jews,Money,Myth》將于 2019 年 3 月 19 日至 7 月 7 日在倫敦猶太博物館內舉行,并與反猶太主義研究學院合作。
TAG: 深圳展廳展館設計公司 | 惠州展廳設計哪家好 | 學校展館展廳設計 | 深圳展覽公司 | 深圳展廳設計 | 戶外展廳設計 | 深圳展廳設計公司 | 深圳展會設計 | 深圳展覽設計 |